“妻子现在在园区上班,挣钱顾家两相宜,心气顺了,家庭更和美了。”近日,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泉水镇仙居村村民朱先生,再次致电该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,分享自己的幸福。
朱先生夫妻结婚二十余年,家里有养殖场。妻子除了料理家务还打理养殖场。如今女儿已在外地工作、儿子也读上大学,她在本地找工作总不合适,便寻思着到外地去务工,遭到朱先生强烈反对。
夫妇俩来到设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婚调委,继续争执不下:“一个女人扔下家庭外出务工,坚决不同意,若要外出就得先办离婚!”而另一头则满腹委屈:“这么多年,在家吃苦受累,没专门生活费,也没人心疼过,况且外出也是帮家庭减轻负担!”
作为多年来由县妇联派驻婚调委的老调解员,何春梅对类似情况司空见惯。她与民政局调解员朱茂春一道,先是为两人奉上一杯热茶,安抚好情绪,然后分开两处耐心疏导。情势缓解后再回到调解室,肯定双方共同为家庭未来奋斗的目标是好的,阐释离婚对家庭的损害,鼓励他们相互理解包容。
一上午的悉心调处,也换来朱先生夫妇之间的暂时缓和。他们离开后,何春梅马上拿起电话向县妇联领导汇报,在她看来,“就近找不到工作,治标不治本,后患除不掉。”
汝城县妇联副主席陈蓉蓉致电经开区领导,经开区因人施策找寻园区企业岗位。朱先生妻子当天下午就到公司报名面试,第三天就上班了。夫妇俩被感动得情不自禁流下热泪,不停地表达真挚谢意。
“根本没想到过,汝城婚调服务不论份内份外之事,可真是妇女的‘娘家人’、家庭的呵护者。”朱先生感慨不已。
在以妇联、民政为主联办的汝城县婚调委,婚调室与离婚登记处仅一墙之隔,带给婚姻家庭的却是天壤之别的走向。尽管成功调处一桩家庭矛盾,要费心费力费尽口舌,还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,但何春梅她们仍乐此不疲。
按照“婚调+”服务模式,通过送岗位、送物资、献爱心、帮工帮力等形式,为当事群众解决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推动家庭和美行稳致远。
据统计,2017年以来汝城县婚调委共受理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3762件,调处成功率90%以上,解答法律咨询1万余次,累计挽回了200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。(邵伟 邓生祥 肖意萍)